工作5年的思考

现状

2020年5月毕业,满怀对职业的憧憬与兴奋入行,2025年6月,实实在在干满了5个年头,职业发展历程是缓慢且平缓的。3月至6月求职,面下来几十家是有的,也拿到些意向及到手offer,最后综合考虑没有入职。

基本都是因为薪资达不到预期或者公司及岗位属性没有到达个人预期。

基于这些考虑,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

  • 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 眼前及长足发展的定位是什么
  •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如何去改善这个情况

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28岁不上不下的年纪,在程序员发展生涯中,算是一个关键时期,title的进阶,本质上并不重视这个title,而是对个人能力及市场考验的一个重要体现,会带来一定的认同感,这也会给自己一个正反馈,更甚者会对整个职业生涯带来一定的影响。

那么现阶段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薪资的提升?技术的提升?发展空间?

是,但是会有一个优先级,或者说是基于现状及长期主义的考虑,技术提升、思维转变、职能拓宽这是目前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事情。

具体到一个岗位、一个公司,我不怕试错,但是也不能盲目试错,这亟需一整个在面试之前快速且尽量全面获取对岗位、公司业务方向、发展前景、技术氛围等等信息的方法论,尽量降低试错成本。

归根到底,我想要的一份工作应该是满足以下属性:

  • 岗位属性:不能是只是简单业务代码的堆积,而是有足够的平台业务支持能够允许我去做一些拓宽视野和落实技术落地
  • 工作氛围:有或者有意向做一些技术沉淀,团队整体是要有一定技术要求的,愿意做一些分享的
  • 平台稳定性:不排斥小公司,但是要能看到这个公司发展的可能性,业务方向很重要,尽量拥抱ai
  • 相对来说还不错的薪资,不一定多高,但要符合当前的年限

如何认识一个岗位/公司

  • 通过jd了解岗位职能(业务方向、技术栈)

  • 脉脉、知乎、职友集看下风评

  • 大平台会有财报,可以通过过往盈利变化,判断出业务偏重方向

  • 通过面试问题,面试官的素质能力获得直观感受

  • 充分利用面试反问环节

    • 开发团队规模,开发人员占比
    • 工作内容:技术栈、性能优化、技术沉淀、组件封装等等
    • 业务方向,toB/toC?用户体量?要求怎么样
    • 团队氛围、技术自由度、内部培养渠道等等
    • 工作流程

眼前及长足发展的定位是什么

眼前来说,现有工作完成度是必然的事情,那么在环境不那么好的情况下,

  • 工作中:

    • 我该去有意识的提升对自己的要求

      • 架构上如何分层,目录如何设计
      • 代码如何组织,如何让代码更优雅、复用性更高
      • 抓住一切可以让自己知识储备实践的机会及拓展
    • 需求分析、开发过程中多去思考,深入了解功能需求,提升产品思维

    • 要做到会写代码,也要做到会思考产品,思考它的合理性、是否闭环、是否有更优解

  • 工作之余:

    • folo技术论坛,多学多看多实践
    • 逛GitHub,看开源项目
    • 阅读源码,扩宽视野,提升品位,学习设计思想
    • 好记性不然烂笔头,笔记积累,加深印象、便于复习
    • ai的重要性是肉眼可见的与日俱增,多学习多探索多沉淀
  • 目标:开阔广度(前端⭐、产品思维⭐、ai⭐、服务端、测试用例)、加强深度

长期来看,想要在这个行业深耕下去,需要精湛的技术储备,而我过往经验中更多是功能的实现、组件的提炼封装、简单的过程化配置等。

  • 缺少的更多的是从0到1把一个项目搭建起来之后,精妙的架构设计、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些是我欠缺的。

现在ai的盛行,技术学习成本越来越低,它的影响越来越高,能替代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认为前端内容暴露性太强的特性,导致被ai替代的浪潮中,前端是首当其冲的。

  • 多了解ai,ai agent、mcp等等

找工作这个事情还是要进行,平台对发展仍然是很重要的,要学会甄别机会,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这很重要。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职业发展缓慢、求职不顺,努力却不得法门。

学习方法很重要,过去几份工作里,也会遇到没遇到过的工作场景、业务问题,工作态度是认真的,我会想方设法去实现它,但是更多的是留在脑子里,时间久了再遇到可能忘记了,还要重新思考寻找方案。

  • 记录的重要性

渠道获取方式太过单一,过往下了班也会保持一些学习的习惯,看视频课程、精准却冗长,消化起来是比较耗费时间的,且公司的实际业务场景限制,鲜有上手实操机会。

  • 渠道获取、学习方式单一、缺少实操

来北京找工作,云南的工作经历不占优势、无奈找到了外包工作,且外包的甲方也不是那么好的互联网公司。

目前面到且通过的最好的一家公司是汽车之家,各方面都很满意,面试过程中也学习到了如何通过分析年报高效表达和获取信息,但最后因为卡20%涨幅的原因无缘入职。

  • 工作经历、外包经历、低base是减分项

如何去改善这个情况

方法也就是上面说的,要做长期主义,坚持提升能力、拓宽视野,拓宽知识获取渠道(folo、github、极客时间等看欠缺的知识目录),加强实践,勤做笔记。

ai agent、mcp等等实操一遍,并深入了解加入思考。

将学习日程化,指标化,从而督促个人提升及学习。

  • 坚持每天30+分钟的folo阅读。

  • github每天坚持1-2个项目阅读

    • 目标知道使用,拉取跑通
    • 感兴趣的可以纳入源码阅读计划
  • 0.5-2月阅读一个源码项目(根据项目体量调整)

  • 每周保持3-5篇笔记输出

  • 记录实践落地的方案

  • 合理有效的复习(每周复习过往沉淀文档)

  • 面试总结

    • 总结答得不好的技术点
    • 调整语言表达
  • 前期每周做反思总结,后续慢慢调整

做实干的将军,不做空想的元帅。